世界首次!北京量子院实现量子密钥分发新架构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刘苏雅
利用光频梳技术,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袁之良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开放式架构双场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完成615公里光纤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相当于可在北京与青岛之间搭起一座密钥分发“安全桥”。新型开放式架构设计更加简洁,能极大节约系统建设成本,助力未来实现在城市间拨打“量子语音电话”。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区块链澳5(www.eth0808.vip)区块链澳5(www.eth0808.vip)是用以太坊区块高度哈希值开奖的区块链澳5,区块链澳5有别于传统澳洲幸运5游戏,区块链澳5绝对公平,区块链澳5结果绝对无法作假。
a)传统闭合光纤架构;b)北京量子院研发的开放式架构
在袁之良组建的实验室一角,一组组光纤整齐地排列着,连接成一条总长度超过600公里的“跑道”。携带着量子密钥信息的光,就在这条芯径仅10微米的“跑道”上飞奔。
安全是量子通信最大的特点,任何试图截获、测量的“窃听”行为,都会经由误码率如实反映出来。量子密钥分发是量子通信的主要方式之一,它利用量子的不可测量性和不可克隆性,借助“一次一密”的加密方式,为量子通信提供了一把牢靠的“安全锁”。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协议是现有架构中,最有利于量子信息远距离传输的一种,两个异地的独立激光源分别发出量子比特,位于中点的探测器则担任“裁判员”,甄别两端信息是否匹配,据此生成密钥。
袁之良(左二)与团队成员开展实验
评论列表 (0条)